干式振動料是由耐火骨料、粉料、燒結劑和外加劑組成,不加水或液體結合劑,僅借助振動通過顆粒、細粉之間的滑動可形成致密均勻的整體的不定形耐火原料。 干式振動料是不加任何液體的多種原材料預混合料,經振動器振動成致密施工體且無需養護即能直接使用的襯料。關鍵技術是在高溫下發生自反應、自燒結的產物必須是高溫相物質,同時顆粒級配和結合劑的合理選用也十分重要。該料開始是隨引進電爐帶來的,不久便國產化了,一般在中間包上使用。干式振動料的工藝原理 干式振動料的工藝原理是:摻加各種結合劑、改性劑和燒結劑,保證在各種溫度下物料間都有化學反應而形成高溫相產物和陶瓷結合,從而獲得強度。干式振動料應精心配制物料的顆粒級配,臨界粒徑為5mm左右,粗、中、細骨料的比例為(20%~30%):(30%~40%):(30%~40%),且易流動的無棱角料。骨料與粉料之比為65:35左右為宜。這樣,在較小振動力的作用下顆粒迅速移動填充空隙,達到較高的堆積密度。該料特點是:干式施工;靠加熱形成一定強度的工作層,能阻止金屬熔體的侵入;非工作層未燒結減少因脹縮而產生的應力,阻止工作層裂紋延伸和擴散,有利于解體拆襯;使用壽命高。
干式振動料的分類 干式振動料按照材料品種和使用部位進行分類。按材料品種分為硅質、剛玉質、鎂質、鎂鋁質、鎂鋁尖晶石質、鎂鈣質、鎂炭質和Al2O3-SiC-C質等干式振動料;按照使用部位分為中間包,電爐爐底及爐坡、工頻感應電爐熔溝和出鐵溝等干式振動料。 干式振動料的施工 干式振動料的施工分為直接振動和間接振動兩種,以中間包為例加以說明。直接振動法就是采用平板振動器邊鋪料邊振動,一層一層的施工。包底施工完成后,支設側模板施工包壁。每層施工后,應耙松表面層再添加新的干式料,防止分層現象。間接振動法是將振動器安裝在模板上,其振動力通過模板傳遞給干式料而得到致密施工體。振動器安裝位置和數量,以達到包襯料致密性為準。首先清理永久襯表面,安裝沖擊板和座磚,其周圍用干式料搗打密實,然后將干式料倒進包底,用鍬拍打平整且應保證包底厚度(要留出振動時的壓縮量);其次安裝胎模,胎模與四周永久襯的距離一致,使其達到工作襯要求的厚度;第三將干式料倒入直至胎模上沿,開動振動器振動4-6min,再加料振動直至干式料達到包沿為止;第四清理現場,點燃胎模上的烘烤燒嘴進行小火烘烤,烘烤溫度180-270℃,時間2h左右,使干式料硬化而獲得一定的強度,再進行風冷,使胎模溫度降到100℃以下脫模;檢查襯體情況,有缺陷時及時修補。一般來說,干式振動料的施工,都是兩種方法并用,以達到襯體的最大致密度,提高其使用壽命。